记者观察网山西12月24日电(记者 栗顺平 见习记者 李国富)拿合同说事,请“五老”议事,为村民办事,用制度管事……在南街村采访,听得最多的莫过于一个“事”字。
南街村隶属朔州市右玉县新城镇,是1999年第一批集中移民搬迁村。村里有家“塞尚香”食品企业,是该村党支部引入的一家电商企业。2019年,村里将集体闲置的菜市场出租给“塞尚香”,每年收取5万元租金,成为这家企业的“房东”。全省农村集体资产“清化收”专项工作启动后,通过摸排,发现村集体与“塞尚香”电子商务企业的承租合同没有履行民主决策程序,且价格略显偏低。于是,村党支部与公司负责人及时沟通,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,与企业负责人多次协商,最终将承租合同变更为资产入股协议,承租关系变为合作共建模式。通过这一模式,村集体由“房东”变成了“股东”,公司以每年经营净利润的10%给村集体分红,村集体为“塞尚香”电子商务公司提供劳务输入、设施配套等服务。事后,村党支部将其归结为“拿合同说事”。村民们说:“这个事说得好!”因为村企合作,不仅每年为村集体创收10万元左右,而且还能将村里剩余的劳动力安排进企业务工,实现了就近、就地增收。
拿合同说事,仅是南街村党支部推进农村集体资产“清化收”工作,进一步盘活集体资产、实现村民增收的“诸事”之一。
南街村集体过去有两个鱼塘,早在2000年就承包给了个人经营。后因承包人经营不善,鱼塘多次转包他人。村集体当时和承包人签订的原始合同也因保管不善遗失,现在的经营者拒绝退回鱼塘。农村集体资产“清化收”工作推开以后,村支部召集村里的老党员、老支书、老主任、老会计和村里上了年纪的“老寿星”们一起,对当时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核实,经过“五老”集体回忆,最终还原了当时鱼塘承租的详细情况,证实了目前鱼塘的承包已到期。村支部多次与当时和现在的承包人沟通协商,并与“五老”现场质证、认证,最终承包人妥协,将鱼塘主动退回,集体资源重新回归。村民们将这一做法称作“五老忆事”。村党支部认为光有“忆”字是不够的,将其归结为“五老议事”,就是“没依据”和“拿不准”的事情,大伙儿议着来。
设身处地、真心实意地为村民办事,把“农民”变“工人”,是南街村党支部在“清化收”工作中,收获大家满意度最高的一项。结合良好的地理位置和劳动力资源,南街村党支部注册成立了劳务服务有限公司,主要从事劳务输出服务,经营范围涉及建筑工程施工、垃圾清运、物业及家政等服务。他们对全村1043人进行了劳动力摸底调查,采集企业用工信息187条,涉及岗位56类。仅今年一年,便向“塞尚香”电子商务公司、小杂粮加工等企业输送本村务工人员119人,预计直接带动农户增收300多万元。在此基础上,他们还与县里的图远公司、永安物业等这些轻用工单位进行对接,输送务工人员70余人。在经营冻干小葱加工的右玉图远实业有限公司,正在干活的村民王玉业说:“像我们这样的老年人,通过劳务输出,也找上了工作。”不光如此,村集体还购置了挖车、钩机、拖板车等机械,将其出租给项目区电商供货户,每年可创收6万余元。
在南街村,记者还了解到,在电商供货需求的带动下,村里两家小杂粮加工企业全天运转,年加工量达到1000多吨,使该村的特色小杂粮产业形成了一套从种植、加工、包装、物流快递,再到网上销售的完整产业链。在叫响“右玉小杂粮”这一品牌的叙事中,真正体现了“南街作为”。
通过“拿合同说事”,让村集体由“房东”变“股东”,有效增加了村集体收入;通过“五老议事”,将村集体资产由“死水”变“活水”,盘活了集体新增收入资源;通过设身处地为村民办事,让村民由“农民”变“工人”,促进了农民增收……为将这一阶段的成效巩固下来,村党支部又在酝酿一“事”,就是“用制度管事”。他们制定了《南街村“三资”管理办法》《南街村集体经济运行监督方案》以及南街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等,通过强化制约管理,探索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管理长效机制,进一步优化集体资产监管方式,规范农村集体资产管理。
采访中,南街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段彪对记者说,南街村党支部通过完善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利益共享等工作机制,实现了村集体经济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,走出了一条“支部引领、资源盘活、收入多元、共同富裕”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之路。在这个村,农村集体资产“清化收”专项工作,“清”出了规范的秩序,“化”出了发展的活力,“收”获了群众的满意。